侯光明
自2012年首届举办开始,巫山神女杯艺术电影周在推广艺术电影、提高国内外艺术电影的交流和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中国电影与国际电影交流的重要平台。近年来,巫山电影周放映了多部来自海内外的优秀艺术电影,也邀请到众多国际知名电影人参与研讨,为艺术电影的宣传和推广起到了重要作用。
如果说艺术电影是电影作为艺术的探索者,商业电影是电影作为产业的奠基石,那么文艺电影就是艺术和产业的交界。当然,艺术电影也不应该仅仅在小众圈子里孤芳自赏,应该面向更广大的观众,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因此,艺术片主流的趋势,应该是逐步向文艺片发展,只有走向大众才更能彰显电影的艺术价值。而文艺片中的少数精品力作,发展使命是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大片,为电影强国战略做出贡献,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做出贡献。
回首三年疫情,我国电影行业化危为机、砥砺前行,体现了中国电影人的担当与作为。今年以来,随着疫情的逐步平稳,我国电影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23年春节档类型多样、元素丰富,为中国电影市场的新发展打响了开门红。这个春天,“最强春节档”的余波尚未散去,文艺电影市场也来迎来了自己的曙光。国产文艺电影 《拨浪鼓咚咚响》、《宇宙探索编辑部》、《保你平安》、《荒原》,进口片《困在情绪里的儿子》等陆续上映或定档。这或许宣告着我国文艺电影会随着疫情后中国电影的蓬勃发展,迎来新的生机。
一、疫情暴露出中国电影发展不平衡、市场集中度高的短板
三年疫情对中国电影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也暴露出了一些我国电影产业长远发展中的短板。中国电影发展不平衡、市场集中度高的问题愈发明显,有明显的“票房断层”和“冷热不均”现象,对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十分不利。
2021年,国家电影局发布《“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展望2035年,我国将建成电影强国,中国电影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2035年建成电影强国的远景目标,需要更多质量过硬、题材丰富、类型多样的优秀国产影片,文艺电影就是健康的电影市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我曾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提出《关于推进中国电影题材与类型多样化发展的提案》,建议推动差异化电影市场体系建设,构建合理有序的档期机制。重视不同年龄、不同群体观众的观影需求与观影习惯,让差异化、多类型、多品种的优质电影获得良性的出口和渠道。
我国电影总体可以分为主旋律电影、商业电影、艺术电影和纪录片四大类型。近几年国内电影市场中,主旋律电影突飞猛进,但其他种类的电影发展缓慢,甚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退步。这些都提示着促进中国电影题材与类型的多样化发展,优化市场供给,构建持续健康的发展生态是有充分必要的。
在各种电影样态的分类中,文艺片可以说是商业片和艺术片的结合。文艺片通常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注重情感表达、人物塑造和故事情节,同时也具备一定的商业价值,能够吸引观众观看。这种类型的电影在艺术性和商业性之间取得了平衡,是我国电影多样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艺片和艺术片在很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如深刻的主题、独特的导演视角和优美的艺术风格等。然而,它们之间还是存在一些区别的:
从艺术属性看,艺术片通常具有较高的实验性和创新性,尝试突破传统电影的叙事和表现方式。而文艺片虽然也注重艺术性,但相对来说更加注重情感表达和故事情节,实验性和创新性相对较低。
从受众范围来看,艺术片往往针对的是更为狭窄的观众群体,因为它们的实验性和创新性可能不易被大众理解和欣赏。文艺片通常具有较广泛的受众范围,因为它们的主题和情感表达更容易被大众接受。
从叙事方式来看,艺术片往往采用非线性叙事、抽象表现等手法,以增加电影的艺术性和观赏价值。而文艺片虽然也可能采用非线性叙事,但通常更注重情感表达和角色塑造,叙事方式相对更为传统。
从主题表达角度看,艺术片常使用寓意和象征手法,通过隐喻和象征来传达深层次的主题和思想。而文艺片虽然也关注深刻的主题,但其表达方式相对更为直接和明确。
总的来说,文艺片和艺术片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艺术属性、受众范围、叙事方式和主题表达等方面。然而,这两种类型之间的界限并不是绝对的,许多电影可能同时具有文艺片和艺术片的特点。
据不完全统计,三年疫情以来,我国电影市场共上映国产文艺电影26部。其中票房最高的《人生大事》获得17.1亿元票房;而票房最低的《白云之下》仅有151万元。但两部影片均质量不俗,前者获得金鸡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处女作等六项大奖;后者获得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金鸡奖四项提名。文艺电影“冷热不均”,大部分电影“叫好不叫座”的现象非常显著。
二、文艺电影的重要价值以及新学院派电影
与其他电影相比,文艺电影具有独特的价值。从内容上看,文艺电影着力于反映较为真实的社会现状。与主旋律电影和商业电影相比,文艺电影的价值观也更加丰富多元。从形式上看,文艺电影介于更为大众化的商业电影和更为先锋的艺术电影之间,是电影语言创新的“试验田”,是艺术电影中形式突破向商业电影逐渐转化的中间环节。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对艺术电影的创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也需要在商业性和艺术性中进行较好的平衡。
因此,文艺电影对于导演和观众的培养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艺电影的存在保证了大银幕电影的多样性,有助于提升观众的电影审美与鉴赏能力。同时,因其投资规模较小、制片难度较低,文艺片的创作滋养着青年导演,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拍片机会。另外,艺术电影一定程度的市场属性也对年轻导演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避免艺术创作上的“孤芳自赏”。对于大多数青年创作者来说,成长应该可能是发于起于艺术片,成于文艺片,最后攀登的高峰应该是兼具商业和艺术属性的“文化大片”。
文艺电影的独特优势就在于介于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之间,以艺术性为前提,同时也必须兼顾商业性。但从电影内容创作的角度来看,文艺电影因为介于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的中间领域,面临的挑战和束缚更甚两者。文艺片一方面需要具有一定的艺术创新和风格特色、要尽量探讨严肃的社会问题、要规避过于商业化的俗套桥段和类型元素、要尽量建立与观众的情感共鸣;但在另一方面,文艺片又要尽量减少理解和欣赏门槛,满足普通观众的观影需求。在创作实践中,两者之间的平衡非常难以把握,观众对文艺电影的审视往往比单纯的艺术电影或商业电影更加挑剔。《百鸟朝凤》等传统风格的文艺电影可能难以满足年轻观众的需求,而《地球最后的夜晚》等过于追求艺术创新的文艺电影也可能会难以被大众电影市场所理解。
因此,文艺电影的创作需要较高的理论和艺术水平。北京电影学院作为中国电影教育与创作的核心力量,“学院派”电影和“新学院派电影”理论与创作中都为中国文艺电影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40年前,在积极转向的社会政治经济情势中,《沙鸥》、《邻居》、《湘女萧萧》等富有强烈人文色彩以及现实主义情怀的文艺电影标志着“学院派”风格真正登上中国电影的舞台,谢飞、郑洞天、张暖忻等导演也因此蜚声影坛。此后的“第五代”电影人师承学院风格,锐意进取,《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盗马贼》等文艺电影引领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的发展方向,成为中国电影艺术与国际电影艺术对话的桥梁。
自2011年开始,北京电影学院陆续以“新学院派”为方向倡导青年人才培养和电影创新创作,并率先提出了要创作“新学院派”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搬迁》等文艺电影是“新学院派”的代表作,屡获国内外奖项,实现了艺术、技术、文化与商业的有机融合。
“新学院派”电影中于艺术性和商业性的结合,对于电影蕴含的社会作用和时代氛围的要求,与我国文艺电影创作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是中国电影业接轨国际电影业发展的趋势所至,也是中国电影艺术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文化大片:文艺电影的发展目标
中国电影产业在票房、银幕数量、产量等多项指标达到世界第二水平,引起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已基本完成电影大国的建设目标。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电影文化建构存在的问题随着电影产业的深化发展而日益凸显,我国电影的行业现状与我们大国地位,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与电影生产消费大国的地位相比,与日益强大的经济实力相比,与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显然是不相称的。
电影业发展到今天,迫切呼唤具有深刻文化意义、对民族历史进行深入思考、对人性真善美进行审视的“文化大片”。文化大片是指那些具有较高艺术价值、深刻反映社会文化现象、展现民族精神和历史底蕴的影片。
首先需要辨析文化大片和商业大片的区别。我国典型商业大片包括《战狼》系列、《流浪地球》系列、《红海行动》、《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典型的文化大片包括《芳华》、《狼图腾》、《大红灯笼高高挂》等。
商业大片与文化大片相比,主要区别在于创作目的、内容和受众。
从创作目的来看,文化大片主要关注于传承和弘扬文化,它们的创作目的往往是为了传递某种思想、价值观或历史故事。而商业大片则更注重娱乐性和票房收益,它们的创作目的通常是为了吸引观众,创造经济效益。
从影片内容来看,文化大片通常涉及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内容,它们往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而商业大片则更注重情节的紧张刺激、视觉效果的震撼以及明星效应的吸引力,内容上可能较为轻松、简单。
从受众角度来看,文化大片的受众相对较为有限,通常吸引对文化、历史、艺术等方面感兴趣的观众。而商业大片则面向大众,旨在吸引各种年龄段、兴趣爱好的观众。
从制作成本和投资回报方面看,文化大片往往需要较高的制作成本,但由于受众有限,票房收益可能不如商业大片。商业大片则通常具有较高的投资回报率,因为它们能吸引更多观众购票观看。
从文化影响力来看,文化大片在传播文化、传承历史、提升国家形象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而商业大片则在娱乐市场和票房竞争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总之,文化大片和商业大片各有特点和价值,它们共同丰富了电影市场的多样性,满足了不同观众的需求。
不过,“文化大片”不是一种电影类型,无论是商业大片、中小成本电影还是文艺片等,都可以是有文化的“文化大片”。与文化大片相比,艺术片更注重艺术表现、追求审美价值、强调个性化和创新精神。从这个角度来看,艺术电影的主流发展趋势是文艺电影,而文艺电影的发展目标是成为文化大片。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艺术片都必须发展成为文化大片。艺术片和文化大片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它们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艺术片更注重个体的情感表达和审美追求,而文化大片则更强调对整个社会、民族和历史的反映。艺术片可以是小众的、独立的,而文化大片往往需要更广泛的受众基础和更高的制作水平。
因此,将文化大片视为艺术片发展的目标,实际上是在强调电影作品应该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同时关注社会、民族和历史的反映。这样的电影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能够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对于推动电影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我国将在2035年建成电影强国,需要更多质量过硬、题材丰富、类型多样的优秀国产影片。电影强国的电影作品,对外应该起到传播中国文化的作用,对内应该起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的作用。
从对外的角度来看,电影强国必将是世界范围内的电影强国,国产电影必须在世界电影市场占据一定的票房比例,产生较强的文化影响力。历史上的汉唐都曾是独一无二的文化强国,各国使节自发传播与接受中国文化,形成了四海来朝的文化现象。在历史中,古代中国的经史典籍承担了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而在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历史节点上,文化大片也将起到重要的文化传播与交流作用,帮助世界认识中国、了解中国。
从对内的角度来看,电影强国应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电影的精神需求。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文艺电影,尤其是文化大片应该起到重要的作用。创作出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文化大片”,应树立民族品格、呼应民族精神,担负应对好莱坞影片强烈冲击、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使命。中国有着辉煌的文化遗产、辽阔的疆域、丰富多彩的各民族文化样式、五千年历史文明、激烈社会变革的现实生活都为电影提供了取之不竭的文化宝库。(作者:侯光明;本文为在第五届巫山神女杯艺术电影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促进艺术电影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