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金鸡奖最佳男演员奖杯的那一刻,张译的大脑中一片空白——和同组搭档于和伟一起被提名,他早早便做好了再一次“陪跑”的准备。而突如其来的“转正”,让一向沉稳的张译在舞台上显得既幸福又有些“狼狈”。
“我知道我不是最好的,但我真的好爱我的职业!”学生时代,张译曾用一张花钱办的“假演员证”来炫耀自己成为了一名演员;如今,“货真价实”的奖项,不仅是对他过往所有努力的认可与褒奖,也将给予演员张译新的思考和答案。
01
10岁那年,张译站在哈尔滨中央大街的电影院门前,第一次看到张艺谋导演作品《红高粱》的巨幅海报。多年后,40岁的他终于走进了导演张艺谋的镜头里。这段现在看起来“电影感”十足的梦幻经历,背后却是一个演员靠着热爱与坚持撑过的坎坷岁月、藉藉无名。
平凡的相貌让张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任何的表演机会。话剧团“跑龙套”十年,他当编剧、做场记,团里忙的时候干过装台卸台,客串过主持人,但就是等不来那个属于自己的角色。
后来去剧组试戏,投了上千份简历几乎全都石沉大海。有导演直言“我们要拍偶像剧,赶紧把你照片拿走”,甚至还有人告诉他,“张译你可别再演戏了,你演戏就是个‘死’”。
压抑、痛苦,但张译说服自己把这些都当做“打磨”,只为守住内心当中“演员的最低尊严”。
外形不占优势,就在其他方面比别人多下功夫:为了争取话剧版《士兵突击》中一个替补角色,张译把全本所有人的台词都背了下来。那一次,他最终依然没能登上舞台,但这些积累,却成为了张译向导演康洪雷毛遂自荐的“资本”。
《士兵突击》中张译饰演史今
电视剧版《士兵突击》开拍前,张译寄去了一份3000字的自荐信。就这样,戏份并不算多的“班长史今”和这部作品一起,成了无数观众心目中难忘的经典,而这个角色,也彻底改变了张译的命运。
02
等来第一部戏很难,收获第一次认可更难。
“史班长”让张译头一次体会到出门上街被观众认出来的满足感,而行业中依然有声音在质疑,比起演技,他是不是只能依靠军旅生涯的“本色”来支撑角色?
18岁入伍,那段青葱岁月对于张译来说意义不言而喻。出于这个理由,从《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到大银幕作品《红海行动》,有着深厚军旅情结的他,对于接演这类题材的作品慎之又慎,只因“不想把宝贵的机会浪费在一部不值得的作品上。”
张译饰演《红海行动》中的“蛟龙”队长杨锐
曾被评价“演戏路子不宽”,但张译从未甘心止步于此。军旅题材之外,他开始大胆突破,证明自己在表演上更多的可能性。
《亲爱的》中人前坚强、内心痛苦的父亲韩德忠,《追凶者也》里落魄、缺根筋的夜场保安,《八佰》里猥琐、奸诈的“老算盘”,《我和我的祖国》中无名的平凡英雄……再没有人试图在这些人物里辨别张译的“本色”。
为了完成这些角色,张译忍过骨折的腿伤,也曾暴瘦到110斤;所有需要用到方言的戏份,他都一字一句的学,即便配音阶段也绝不马虎。有人评价此人像个“戏疯子”,张译笑说,就是想和自己较劲,和外界的声音较劲。这个“别扭”的过程,也成就了他在表演之路上的不断收获。
张译饰演《我和我的祖国》中的高远
03
张译曾经用四年时间写过一本名为《不靠谱的演员都爱说如果》的散文集。开篇写道,“演员,他们几乎每天都行走在路上,住着不同的酒店,听着不同的方言……他们通常有着强烈的想象力和表达力,讲出来的故事,有趣味有节奏有悬念有包袱……只是可惜,没有人来记录。”
于是他决定自己用笔记下一个演员每一天的工作。“我有工作日记,还有日程表。一直规划到2038年我60岁。”通过这些日记,张译发现自己真正“休息”的日子并不多,在剧组拍戏成了生活的常态,比起忙碌、疲惫,他反倒觉得这样的日子很踏实。
拍摄《悬崖之上》的那几个月,张译发现导演张艺谋的镜头,就架在了他再熟悉不过的哈尔滨中央大街上。梦回到了它开始的地方,而张译走到这里,用了整整30年。
金鸡奖获奖感言中,他声音颤抖着说,自己并不是那个“最好的演员”。从相貌平平屡失机会到“戏路太窄”备受质疑,从舞台上盲目“加戏”的唐突,到因角色压力大而心生退意,这个曾经的“不靠谱演员”,终于收获业内肯定,“转正”为最佳男主角。
曾经质疑的声音,已然变成了“张译出品必属精品”的盛赞——即将到来的春节档,他与张艺谋导演合作的新片《狙击手》又将与观众见面。“压力(对我而言)并不存在”面对大量的期待,张译表现得十分冷静,“一部电影的好坏绝不是一个演员或几个演员来决定的,电影首先是导演的艺术,排在第二位的是一剧之本。”
40岁,张译第一次参演了张艺谋导演的作品;金鸡奖40年,他拿到了首个“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杯,“40是一个重要的成长点,就像开车一样,是时候换一个档了。我们会越来越好,中国电影也会越来越好。”
文/Buc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