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电影网专稿 《雄狮少年》口碑爆了,豆瓣8.3分,淘票票和猫眼分别9.3分、9.4分,是继纪录电影《1950他们正年轻》之后,今年第二部院线“998”评分的华语电影。
影片的票房前景同样不容小觑。在经历了若干轮大规模点映之后,各个票房预测团队,对该片最初的几千万预测,直接翻了几番,甚至有人一度打出了25亿的期待,不过如今又调整至10亿。尽管如此,依旧很多人对这个票房预测画着问号。
但是,你相信奇迹吗?
这是电影《雄狮少年》中的一句台词,或许已是双关,照进现实,是影片中角色的自问,是影片背后的每一个主创的自省,以及每个观众对市场的疑问。
《雄狮少年》导演孙海鹏在接受1905电影网采访时坦言,从2019年8月8日,他和监制张苗确定这个企划时,没有剧本,只是四个关键词,“舞狮、少年、原创、热血”。2年后,《雄狮少年》制作完成,准备上映。
导演孙海鹏(左)和监制张苗(右) |
对于动画电影而言,这个周期绝非易事,本就是奇迹。如今,奇迹将再去制造另一个奇迹,或许是异想天开,但这种异想天开恰是创作者身上的少年气。任性,但勇气十足。
电影在首次官宣之际,处境正如电影主题曲《无名的人》的那句歌词,“我是这路上/没名字的人/我没有新闻/没有人评论”。
可恰好是少年,意气风发,准备前进的时候,没有顾虑,毕竟,“莫欺少年穷”。
少年
《雄狮少年》点映之后,团队接到各家媒体的邀请,通告当天,导演孙海鹏和监制张苗从早上8点就开始接受采访,一直到晚上12点。
见到孙海鹏的初印象,导演满脸写着疲惫,已经是近晚饭的时间,他才抽空吃到第一口饭。这样转轴的工作,对于电影创作期间,已是见怪不怪,但需要面对媒体们的各种问题,孙海鹏还是第一次。
导演孙海鹏 |
当天恰逢豆瓣开分,过万的评价,综合给出了8.3的开分,令不少人惊讶。孙海鹏直言这是一种惊喜,“我的认知里,能上8分肯定是很难得的了,挺感谢大家对我们的鼓励。”
2年多前,同样是在北京精彩的办公室中,张苗希望拓宽动画赛道,于是想到了孙海鹏。
两人在2018年时有过一次合作,是动画电影《美食大冒险之英雄烩》。这个IP是孙海鹏从2014年推出三季剧集后的产物,影版口碑并不算差,还入围了几个国际动画影展。只是最终市场反馈,却不尽人意,当时孙海鹏进入了低谷期。
张苗当时对于这部没有过多雏形的作品,只有一个目标,“既然是我动画片赛道上的第一部作品,我希望它的起点有一个高度。”而那一天,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恰好突破30亿,国漫的可能性正在不断被书写。
同样是因为2019年,除了《哪吒之魔童降世》之外,张苗参与的电影《流浪地球》也是爆款。市场一度陷入情绪营销的怪圈之中,身为一名制片人,张苗有自己的见地和方法论。
或多或少因为这些作品的反馈,孙海鹏和张苗决定,这个故事要做个“三无作品”,没有IP,不是神话,而选择现实题材,关注当下社会。这个风格在当下的中国动画市场中,少之又少,甚至是可以用空白来形容。
这种设定就已不易,张苗还提出了另一种要求,希望导演两年内完成这部作品。
“有压力,但从我多年经验和理论来看,2年完成一部电影是有可能的。”回忆起当年的创作,孙海鹏心里早有答案。
少年是张苗要的设定,而在广东生活了十几年的孙海鹏,则想到了当地传统活动——舞狮。
两人一拍即合,说干就干!在确定项目之后不久,团队提出把少年的设定成留守儿童,把故事变得更落地,更靠近现实主义,在多番沟通之后,大家很快就决定以此为人物背景进行发挥。
舞狮
2年周期不易,即便如此,张苗还是提出了苛刻的要求——舞狮的毛发要足够逼真,“在大银幕上能看到数量”。
熟悉动画电影制作的人都知道,毛发是一大难关。即便是好莱坞动画,在处理怪物的时候,也尽可能少的呈现毛发生物。
既然要做,那就好好做,孙海鹏本就发自内心喜欢这个故事,用张苗的话形容,“看见一个创作者的心被点燃了。”
舞狮的设计更是电影的难点。
“狮头毛发的数量非常多,非常密。而狮头一扭动起来,毛发是会动的,这种动态是无法靠手去控制的,我们制作中,算出一个公式,能让毛发适应不同的状态,呈现最适合的效果;狮子尾的结构同样复杂,我们之前做了好几版2D模型,但感觉都不对,于是我们实地去看,原来现实中的狮子尾是有弹簧和橡皮筋的,就又根据这种情况和结构,重新做了模型。”
谈到技术难点的时候,满脸疲态的孙海鹏眼睛一亮,滔滔不绝,迫切想把更多的东西分享出来。“我们最后在软件里,制作出了一些工程,这些工程可以快而准确地模拟出毛发动态和狮尾布料的动态。”
整段话听起来寥寥几句,实际花费了团队不少的时间。在捣鼓狮子模型的过程中,团队做了不少研究,一波团队在工作室进行创作,而另一波团队去到舞狮馆和狮头店采风学习。
正是如此,才让孙海鹏有了底气,敢在最后舞狮比赛的时候,让130多头狮子出现在同一个镜头下,甚至可以让每个细节都经得住大银幕的考验。
倒计时
技术问题可以不断攻克,但2年的倒计时始终摆在孙海鹏以及创作团队面前。
孙海鹏拿决赛中,第二场抢绣球的戏码举例,“那场戏最终呈现出来是7、8分钟,但光动画,我们就花了3个多月,就都还不算后面毛发的结算,以及渲染的时间。”
这是一场和时间赛跑的比赛,所有的创作都必须是精准的,一旦犯错,很多问题都要从源头开始。
在动画创作中,通常动画部门、特效部门、渲染部门等团队同步进行,但任何一个环节有问题,可能就要大家都要重新返工,“当这些问题全部都集中爆发时,这种杂乱无章、随机的感觉,会是我那段时间最痛苦。”甚至一度孙海鹏有了怀疑,这个能做完吗?这些问题能解决吗?
创作中的崩溃和痛苦,并没有让孙海鹏退缩,或者向张苗提出拉长时间周期的要求,“我觉得这种压力并没有坏处,反而能让团队更认真,更专注在创作上。”
电影中,阿娟站在天台迎着光张开双臂,面前是大片的都市建筑,他显得渺小却又坚定。或许电影外的孙海鹏,正是电影里的阿娟,拥抱着这部电影创作的辛苦,这是为了最好的效果。
而这个镜头,可谓是电影中最耗时耗力的镜头,“这里有200多帧,单一帧的渲染就要10个小时。”
镜头下,一束霓光投射下来,阿娟被定格在金光之下,光线慢慢有了变化。阿娟张开双臂面向城市的时候,但这个镜头中又并非只有人物和城市,天台上的各种细节,那是孙海鹏用来体现城市的烟火气,远处还有清晨的雾气,以及远处飞来的鸽子。
镜头慢慢拉远,一座城市的庞大,而阿娟只是其中的一份子,对比出了他的渺小。孙海鹏告诉我们,那个镜头里,阿娟最小的剪影可能只有10个像素,“即便那么小,在大银幕上,阿娟身上还是有光影,就是阳光照在他身上的剪影。所以这个镜头对我们采样的要求非常高,如果采样低了,它的细节就不够;如果一旦修补过多,它的帧和帧之间就会跳动。”
这种高要求只能迫使团队一个镜头接一个镜头的渲染,“如果中间坏掉了一帧,我们就要再等10小时才能看到完整的镜头。”
最冒险的还不只是镜头的难度,而是团队为了把这个镜头做到当下最好的效果,于是把它放到最后才完成。“但如果这200多帧里面,有一帧是坏帧的话,那可能这个镜头就没办法加到我们的正片里面了。”
质疑
动画技术的坏与好,动画人最明白。但一部电影的成色,观众最懂。
《雄狮少年》还未上映时,就有不少观众对三位主角的形象产生过质疑,小眼睛,宽眼距,似乎是标签化下的造型。反观当下其他动画电影的造型,多是浓眉大眼。
在张苗看来,目前的人物形象是最适合电影要表达的形象,“这三个少年是身边最普通的少年,甚至比普通还不起眼的人,这样的人如果设计成非常帅气的帅哥,那也会很违和。”
事实上,孙海鹏和团队设计了不下6版的人物形象,甚至连张苗都还没见过,“各种各样的都有,也有大家觉得圆脸萌眼的设计,那些造型单看都还可以,但放在那个环境下,就是不搭。”
当少年阿娟从小村来到城市,在经历了打拼之后,人物的形象其实有了明显的变化。原本瘦弱的胳膊有了肌肉线条,原本黯淡无神的眼神,也有光。这都是孙海鹏对角色处理的用心。
除了人物形象,关于这部电影,孙海鹏和张苗还有不少自己的坚持。
电影中开场,少年阿娟遇到少女阿娟时,对方说的那句,“你可是被英雄花砸中的男人啊”;以及电影中间,少年阿娟请求咸鱼强教自己舞狮,更是在乡间大背李白的诗歌。这种看似中二的情绪,在现实主义题材的影片中,又让不少观众觉得尴尬。
在张苗看来,虽然这些话语会让成年人觉得尴尬,认为自己很难说出口,“但试想自己读书的时候,只要公开说话,是不是会铆足劲,用自己写作文的那种方式去说。”
事实上,在团队内部讨论的时候,确实对这些台词有过争论,但孙海鹏自己斟酌了一下,当时想不到更合适表达的台词,更何况阿娟还是一个少年,“这是他少年时候,会义无反顾说的话。”
但后面如果创作中再有这样的情况,孙海鹏希望能找到更合适,更能平衡表达和观众观感的台词。
热血
那么,《雄狮少年》还会有后续吗?
电影的结尾让观众燃了,也让阿娟成为了英雄。但英雄始终要回到生活,回到现实。而孙海鹏和张苗关于《雄狮少年》的故事也将真正启航,他们的少年故事仍未完待续。
在他们的规划里,还有一部《铸剑少年》和《逐日少年》,前者关于过去,后者是未来的少年。那当下的少年阿娟呢?
“我觉得在适当的时候,他还是能够出现的。”
文/流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