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哥来了怎么办》中,可以看到一位中年妈妈带着儿子和女儿重组家庭;《关于我妈的一切》入围北影节主竞赛,讲述中国式母亲探望女儿发生的矛盾;《兔子暴力》定档8月27日,聚焦一对分别17年的母女久别重逢后遭遇的意外。
近期热映、入围、定档的三部新片有一个共通点,都关注或涉及了对母亲与子女的关系探讨。
最新发布的《2021中国电影艺术报告》指出,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上逐渐出现了一些聚焦于母女关系的女性题材电影。女性,尤其是母女关系中的女性,逐渐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
这些代表作包括《柔情史》《送我上青云》《春潮》,都展示了“相爱相杀”的母女关系。虽然在主流市场上没有斩获非常高的票房成绩,但都获得了一定影迷群体的口碑认可。
尤其是在今年春节档,贾玲以首部导演电影《你好,李焕英》深情追忆去世母亲,真诚的创作姿态获得无数人的情感共鸣,票房火爆突破54亿,位列中国影史票房榜第二。
它的成功,证明了以母亲与子女关系为主题的家庭亲情电影,有突破圈层垂直触及多年龄层观众的巨大可能性。
而先前在端午档上映的《候鸟》,王姬也携亲女儿演绎母女,“子欲养而亲不待”的表达内核和《你好,李焕英》很相似,再度在银幕上叙述一段血浓于水的母女亲情,歌颂母爱的伟大。
但因故事老套,审美不足,太以“哭片”为目的来打造,观众评价并不高,在市场上也没有受到关注。
“妈妈”当道
不止是女性题材电影,“母亲”这一身份以及与子女关系的讨论确实在近年来不同类型的国产电影中的出镜率和戏份占比越来越高。
从《囧妈》到《送你一朵小红花》再到《第十一回》,都直接探讨了母女或母子在生活相处中引发的种种情感纠葛。
在《我的姐姐》里,女主角安然失去父母,姑妈如母亲般关怀她,而安然最后也像母亲般照顾弟弟。连在谍战片《悬崖之上》里,秦海璐饰演的特工王郁,也背负着与儿女分别的痛苦以及对全家团聚的盼望。
定档七夕上映的《盛夏未来》,从预告到已曝光的剧情来看,郝蕾饰演的妈妈对谈恋爱的女儿“劝和不劝分”,摆脱当代母亲的刻板印象。贺岁档将映的《平原上的摩西》,梅婷饰演李斐母亲傅东心,是一位美丽的知识分子女性,在原著小说中就占有重要的叙述视角。
《盛夏未来》郝蕾饰演张子枫的母亲
已计划上映的《涉过愤怒的海》由周迅主演,在犯罪悬疑片的强类型外壳里包裹着嫌疑人母亲庇护犯罪儿子的情感线索。佟丽娅主演的《我经过风暴》,则聚焦一位两个孩子的母亲如何抵抗家暴的故事。
《春潮》导演杨荔钠也正在续写她的“女性三部曲”,第二部电影《春歌》近期已经成功备案立项。据梗概介绍,主角是两个年迈的女性,85岁母亲照顾65岁患有阿兹海默症的女儿,两人彼此成全彼此辉映。
在一批更为年轻的导演和亟待孵化、拍摄的创投项目里,还可以看到更多这类电影。
《脐带》在去年北京国际电影节创投市场和金鸡创投大会上连续拿下大奖,这部由姚晨监制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也聚焦一位阿兹海默症的母亲,讲述身为游牧音乐人的儿子放弃城市工作,重回草原照顾母亲的感人故事。
影片在5月底于内蒙古完成拍摄,在参评创投时就深得评委刘德华和咏梅的褒奖与喜爱。
和《脐带》一同在金鸡创投上获得评委会推荐项目的《好愿在人间》,以四季+三地的时空结构来展现一对母女的爱与纠葛。创投评委梁静认为,如果顺利拍出来,这部电影会很好哭。
在前不久举行的青葱计划创投会上,一部源自导演与自己母亲真实经历改编的项目《红姐》也受到现场评委和观众的许多肯定和掌声。
导演从小到大都没有见过亲生母亲,29年后她却与母亲以笔友的关系取得联系。这部作品就是表现她在成长历程中对母亲的幻想经历,虚实交替,情感细腻。
在刚刚落幕的上影节项目创投上,31个入围终选的项目,就有约三分之一在主角设置和故事大纲里,关注母亲与儿女的关系。
比如有抛弃女儿的母亲在多年后与女儿以陌生人身份相遇(《仅与下午四时的黄皂荚圃儿作一别》);秘密生下二胎男的妈妈多年后回家争夺“母权”(《小婵娟》);从家暴丈夫手中救出继女的失忆女人(《零和无数》);儿子与阿尔兹海默症母亲彼此和解重温母爱(《幸福泡泡车》);一对母子藏有各自秘密往返于错综复杂的地下防空洞(《23号》);因父亲欠下债务,母亲带着女儿逃离南方,来到北方投靠小姨(《盼暖春来》)......
最具代表性的是获得青年导演推荐项目的《晚春七日》,主角是一个独自抚养女儿长大的中国妈妈和一个在美国读书却意外失踪的女儿,情节以此展开。主创是女制片+女导演,创作灵感就源自导演对母亲与自己关系的反思。
越来越多女性导演正步入电影圈,从自我家庭出发进行自反性创作,对于母亲这一身份形象的勾勒与对子女关系的讨论,也正在形成一股新的浪潮,蓄势拍打上岸。
另外,据《2021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分析,2020年度院线新上映的251部国产电影产品中,家庭片仅有9部,类型数量占比约4%,票房占比约2%。
可见,目前市场上占据的家庭片类型以及其中对母亲与子女关系的情感叙事,都还有继续上升、激发潜力的空间。
中年女演员银幕表现增多
看到代乐乐在《二哥来了怎么办》扮演的母亲与出彩演绎,演员姜宏波在电影首映礼上表示,希望有更多这类角色出现,让她们这些中年女演员有更多表现的机会。
的确,近年来不断掀起讨论的“中年女演员危机”话题,随着女性题材电影的增加以及女性角色在电影中占据的比重变大,中年女演员的银幕机会在变多,在商业评估上也会获得“升值”。
在《送我上青云》中饰演姚晨母亲的吴玉芳,凭此角色获得金鸡奖最佳女配角后,在当下A级或S级的影视作品中,就有了更多的参与,也提升了更高的知名度。
同样还有演员朱媛媛,先后以《送你一朵小红花》《我的姐姐》里的母亲与姑妈角色获得广泛关注,她的哭戏与演技片段在网络上不断传播、出圈。而此前,她主要还是活跃在电视剧领域,不被影迷所熟知。
在《你好,李焕英》中扮演老年李焕英的演员刘佳,在热剧《隐秘的角落》饰演朱朝阳母亲的刘琳,都因为作品的热度带动,以及她们优异的表演能力,让她们在后续有了更多参演重量级作品的机会,比如双双在《中国医生》中露脸亮相。
值得观察的是,在涉及母亲与子女关系的电影中,也间接形成前辈与新人搭配的演员组合模式:《送你一朵小红花》朱媛媛和易烊千玺、《二哥来了怎么办》代乐乐和胡先煦邓恩熙、《盛夏未来》郝蕾和张子枫、《关于我妈的一切》徐帆和张婧仪、《兔子暴力》万茜和李庚希.....
从表演经验角度来看,“母亲”可以帮助“子女”,从关注度的普遍性来看,“子女”也可以带领处于低年龄层的年轻观众对“母亲”投以更多关注的目光,对两代演员来说,有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移情逻辑与煽情雷区
无论是市面上已经出现还是即将上映的电影,对于母亲与子女关系的探讨都离不开两种角度:母亲的宠爱遇上孩子对爱的忽视,或母亲的忽视遇上孩子对爱的缺失与渴望。
这两种矛盾冲突形成了母与子之间难舍难分的羁绊关系,也产生了强烈的心理戏剧性和看点。《你好,李焕英》和《春潮》就是这两类的代表,一体两面。
《你好,李焕英》用穿越的故事与弥补记忆的叙述方式,让女儿更理解妈妈的爱,让妈妈更懂得女儿的好。女儿和妈妈的双重视点相互凝视,在最后相互缝合,调动起银幕之外,作为母亲与儿女普遍观众的交互移情,达到《妈妈再爱我一次》般强悍的催泪效果。
《春潮》是女儿试图在剑拔弩张的关系中找到与母亲和解的方式,但依然无法逃脱原生家庭带来的伤痛和后天对母亲的反叛意识,她同时也忽略了自己女儿的成长,无法正常表达爱。
戏里的母亲与子女的关系形成镜像对照,戏外的观众,也容易从中联想到现实,因此这类电影自然就有了让观众移情、产生共鸣的逻辑。但这并不等于在电影中就可以泛滥使用。
如果仅仅是看到先前同类作品的成功,简单粗暴地利用这种亲情情感关系进行创作,试图在电影市场上获利,博取眼球,无论是在内容输出还是宣传营销上,都不断以煽情的方式,以“好哭”为方向来做,不加节制,就容易适得其反,本末倒置。
同时,对于母亲这种家庭身份的塑造,还是应该回归到女性本体来探讨。在这种通俗的母亲与子女的亲情关系表达中,如何更好地用故事和形式来包装,如何制造出更加复杂深邃的情感语境和话题,创作者仍然要避免雷同,继续开拓创新。
文/kin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