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电影网> 行业资讯> 浏览文章

真实还原解剖现场的《秦明·生死语者》你敢去电影院看吗?

2019/6/10 9:24:01点击数(0)已有0人评论 加入收藏

2012 年,在安徽省公安厅物证鉴定中心担任专职法医的秦明工作之余,开始在博客上写小说。由于作品在网络上很受欢迎,不久之后,他就出版了《法医秦明》系列小说,其中第一部名叫《尸语者》。小说一经出版就因其高度专业性,吸引了大量粉丝。

2016年,一部名为《法医秦明》的网剧在全网热播,并荣登艺恩主办的2016中国泛娱乐指数盛典“中国网生内容榜-网络剧榜top10”。这部网剧上映时,被网友戏称“吓坏很多小朋友”。

2019年,7年过去了,由李海蜀和黄彦威执导、根据《尸语者》改编的首部法医秦明大电影《秦明·生死语者》终于将在6月14日全国公映。重口味、大尺度,高度还原解剖现场是这部电影鲜明的特色,在未分级的中国院线市场,这样一部电影,你敢看吗?

遗传学博士+中戏导演,性格迥异的夫妻档导演

在电影行业的导演中,李海蜀和黄彦威算是两个异类,他们与其他导演的区别至少有两点:第一,以夫妻档方式共同参与多个项目;第二,独特的学科专业背景。

李海蜀毕业于中戏导演系,黄彦威是中国科学院遗传学博士,一个脾气急,性格欢脱,一个性子慢,沉稳深刻。看起来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个人,却在一次大学期间的朋友聚会上相识,并慢慢走到了一起。

李海蜀最初想当演员,因为看报名时表演系排队太长而导演系排队短,于是顺便报了导演系,没想到最后就被中戏的导演系录取。一个机缘巧合的机会,她以自己写的剧本为敲门砖,认识了唐季礼,成了唐季礼执导的《神话》的编剧和副导演,职业生涯由此展开。

《神话》也是李海蜀的唯一一部以副导演身份参与的电影,此后基本是每样工作进行一次进阶。从制作人、后期监制、执行监制,到导演,一步步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

刚在一起的时候,黄彦威肯定永远是李海蜀写的东西的第一个读者,最初只是提提建议,后来就慢慢深入,帮她一块写,就这样被李海蜀“拐”上电影这条道,从美国加州大学博士后辞职,跟李海蜀一起拍电影。

黄彦威说,“我那时候研究的是记忆形成的分子基础。是一个纯理科,非常尖端的技术。那时候我意识到,即使我离开这个领域还有很多优秀的人在做这个事情,依然可以突破这个难关,但要很多年以后才能对社会产生价值。所以我能不能换一种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我研究的东西,电影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编、导合一的默契

入伙后,从编剧到副导演,黄彦威对电影行业的了解也逐步加深。

李海蜀笑称,“他加入我们这个行业后我自己的幸福感大幅提升,不管怎么辛苦是两个人在一块的,即使工作时间比别人长很多,也不觉得辛苦,而且更有效率。”

虽然合作过程中,两个人也经常有意见不合的地方,但最后总能达成一致,而且比最初两个人各自提出的方案都更好。

“他总会引导我去想第三种可能,而不是非要说服你。”

虽然黄彦威是半路出家进入电影行业,但却适应的非常快。“当你真的热爱一个行业的时候,就会学习的非常快。学科背景不是问题,关键在于你用不用心,热不热爱,肯不肯付出。”

《傲娇与偏见》算是李海蜀和黄彦威正式合作的第一个项目,这个项目之后,二人希望能转型,恰好接触到乐创文娱手上《生死语者》这一项目,都非常喜欢,就顺理成章建立了合作。

当时,乐创文娱正在推动企业像电影品牌化运营转型,对于“法医秦明”这一知名的公安法医品牌,希望能够找到合适的导演,将法医探寻事件真相的过程展现出来。通过更好的细节呈现,展现公安法医的职业光辉。

于是,在《秦明?生死语者》这部电影中,黄彦威终于发挥出了他的优势。他将自己之前学的各种理工科方面的知识运用到剧本撰写中,还专门买了一年的知网会员查询各种理论知识。最后小说原作者秦明看到剧本后很震惊,“这个剧本绝对是专业人士写的,特别懂法医、解剖、还有生理卫生知识”。这一评价让黄彦威非常高兴。

自从2016年11月初次接触,12月确立合作,2017年2月交大纲,4月出剧本,6月开始筹备,7月14日开机,9月底拍摄杀青,顺利进入后期阶段。可以说,项目前期进展的顺畅无比。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编剧和导演的二合一,这就避免了很多拍摄中的问题,因为所有重大的问题在拍摄之前他们都碰撞过,解决了。这是夫妻档最大的优势。

只是电影在后期阶段花费的时间比较长, “17年底,在完成第一版剪辑版本后,我们和乐创文娱的张昭总都觉得可以多尝试一些其他的剪辑方案。后来,《药神》和《无问西东》的剪辑指导朱琳老师加入到这个项目之中,她带来了一个全新的剪辑方案,让我们非常亢奋。经过精雕细琢后,最后就确定了现在这个版本。18年下半年,完成定剪,通过内审之后,一切就都在可控的时间表里推进:正常的审查流程;全片600多个特效镜头的制作周期;电影配乐和歌曲的创作、录制周期;声音的制作周期;加上跨越春节假期的休假……一切基本都是按部就班的。”李海蜀表示。

1:1的制作全套内脏器官  尽最大努力还原解剖现场

作为一部法医电影,《秦明·生死语者》肯定会涉及案件、尸体和解剖。同时,在电影没有分级的情况下,影片要在电影院里面向全年龄段的观众,包括儿童。如何平衡类型片观众需求和呈现尺度,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且,大银幕的审查尺度比网剧更严格。

“这都是我们在接触这个项目的一开始就明白的。所以从剧作到拍摄到后期制作的全过程,我们都一直在寻找这个平衡点,并且不断调整。为了追求真实,我们花了一百多万,制作了真人翻模的尸体道具,而且1:1的制作了全套内脏器官,尽最大努力还原解剖现场。但是由于追求真实太过极致了,所以看起来会挺刺激。调整的方式其实挺多的,也是通行的:调整色彩,适当遮挡,改变构图,替换镜头等等……”

《秦明·生死语者》中出现的尸体粗算有14具,根据剧情和拍摄的需要,由几种不同的方式实现。

最简单的是道具假人。针对只需要轮廓看不到面目的,比如白布下的,尸袋里的。

第二种是真人扮演。针对没有特殊死因、没有特殊外形要求的,通过化妆实现死亡效果。

第三种是真人与特效化妆、视觉特效的结合。针对有外伤、骨骼严重变形、福尔马林浸泡效果等等,尸体是静态的,不需要肢体运动的死亡效果。

第四种是真人与部分肢体(关节可活动硅胶人体道具)的结合。针对有第三种中的效果,但需要尸体表现动态的情况,比如片中可以弯折的骨折断腿,可以反关节的手等等

第五种,也是最复杂的,1:1的硅胶人体道具。这是用于拍摄解剖过程细节的,手术刀会真的切割“表皮”,还需要可以切断的“肋骨和肋软骨连接处”,从而取下整个胸骨,可以取出全部内脏。因此,剧组制作了两个包括骨骼和内脏的完整全身尸体道具。

“我们决定用真人进行全身翻模,光第一步就需要半天时间,演员全身被封装成木乃伊,不吃不喝不上厕所一动不动。第一个演员因为呼吸失调无法坚持,导致了翻模失败,第二个演员才翻模成功。为了制作逼真可以拍摄特写的道具,翻模的精度达到每个毛孔都看得见,仅在毛孔中插入毛发,就需要好几周时间。整个人体道具制作就需要3个月时间。同时,我们还1:1还原制作了全套的内脏器官,包括:舌头、食道等整个消化系统;呼吸系统;以及心脏。这些器官都是可以从“尸体”里“摘除”的。”

李海蜀和黄彦威搭建的团队非常的专业,硅胶特效道具、特效化妆都是技艺精湛的肖进工作室负责,视觉特效是经验丰富楷魔公司,演员也都很专业,所以实际执行中没有太多问题。

“最大的难题是建组筹备的时间太短,留给各个部门的制作、准备的时间不够,给拍摄计划的制定和完成带来了困难。所幸各个团队都非常专业,顺利完成了工作。”

对于一部法医电影来说,适当的感官刺激必不可少,但李海蜀认为,连续过分的感官刺激(血腥、暴力)不但会让影片简单粗暴,也会让观众疲劳,更会模糊影片要表达的观点。电影对观众的刺激,除了感官刺激,更重要的是情感刺激。所以,在保证适当的感官刺激下,增加了情感刺激,由此给观众提供更多层次的可看性。

“我们拍这个影片的初衷是希望观众对“情与法”的矛盾有更深入的思考;对生活、生命有更多的热爱;对“为生者权,为死者言”的法医们有更全面的了解和理解。”黄彦威表示。

开法医题材先河

《秦明·生死语者》是悬疑探案片,但“法医”这两个字又决定它与众不同的。作者秦明看完成片后,很兴奋地表示“看完电影,我放下了曾经的担心。这部电影真正实现了用法医的方式破案,而不是刑警的或者其他的方式破案。”

“‘用法医的方式破案’这既是我们创作中的重点,又是难点。很高兴,我们通过了挑战,得到了原作者也是一位在职法医的肯定。从这个意义上说,它确实是开了国内法医题材电影的先河。”李海蜀表示。

有原著粉担心电影会完全脱离原著,实际上,由于《尸语者》是作者秦明写的第一本小说,归集了20个独立成章的故事,很适合剧集改编,但却很难改编成电影。

在项目伊始,作者秦明就表达了他的顾虑:“《尸语者》没有一个主线故事,要改编成电影非常难。”

另一方面,这本书涵盖了秦明从大一医学生(18岁)到成为为独当一面主检法医(工作满6年)的成长过程,时间跨越多年。因此,想完成一部紧张、快节奏、悬念迭出的探案电影,必然需要相当程度的改编。“所以,最终,我们确定,保留原著小说的人物,坚守小说的精髓,尽可能融入原著的细节。”李海蜀表示。

最终,成片的结果让秦明本人很满意,李海蜀也希望原著粉也有同样的感受。

“没有原著粉就没有法医秦明系列的成功,也不会有这部电影的诞生。所以,在奉献给普通观众一个精彩故事的同时,我们要给原著粉更多的满足:让他们拿起解剖刀来解剖这部电影,分析出我们是如何把原作融入剧情的。我们从《尸语者》的20个故事中选取了11个。把其中的犯罪手法、解剖细节、破案思路、秦明在破案时的感受、情感纠葛、语言对白等等都引用、提炼、改编之后,再组合写入了剧本。”李海蜀告诉记者。

“除了对原作的解读,我们还把和秦明交流中得到的真实事件也融入到影片之中:比如片中秦明失明的桥段,因为劳累过度,秦明真的出现过双眼流血,几乎导致失明。这些对作者本人故事的扩展,也是对原著粉和秦明粉丝的回馈。”黄彦威补充道。

在重口味、大尺度还原解剖现场的表象之下,其实《秦明·生死语者》影片中讨论了很多颇有争议的社会话题:是应该守护真相还是正义;绝对的无情能不能带来绝对的公正;绝境中的自私到底是不是罪恶;人生的答题卡涂错了,可不可以重来;爱一个人的极致,是不是可以为他/她杀人……

其中,全片最后讨论的终极话题是:为什么受害者成了施害者,司法之外是否还有私法?

以暴制暴,会带来更多的伤害,受害者会变成施害者,而最终法律的后果和社会后果,会给报复者的家人带来更大的伤害。

在导演看来,通过这部电影,引发大家对这些社会议题的讨论,最终可以放下愤怒和冲动,用法律的手段解决问题,才是真正的意义所在。

对于出品方乐创文娱而言,在现实主义题材上再做新尝试,这将首次在大银幕展现法医这一特殊职业,展现公安法医职业光辉,和公安干警的大无畏精神。同时,这也是乐创文娱“书写中国人民伟大灵魂”这一核心理念的一次实践。


关键字:重口味、大尺度,高度还原解剖现场是这部电影鲜明的特色,在未分级的中国院线市场,这样一部电影,你敢看吗?
上一篇: 失控的“介质”!
下一篇:不是喜剧!邓超导演《银河补习班》发新预告 台词金句:“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