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院线。
进入2019年之后,院线的发展几乎成为了串联整个上半年的“中心线”,“寒冬”、“洗牌”以及如今的“妖股”。
原本是电影产业链条里为数不多的“重资产”,但院线的发展却“轻”的可怕。随时随地的动荡,成为了增强产业焦虑的重要一环。
金逸影视再次把院线发展的弊端完全暴露,只是在分析财报的过程中,院线里最容易关注的是万达,其次是横店,金逸的问题被放大的概率少之又少。
缺乏足够的问题曝光,就给“黑暗”留下了足够的施展窗口。所以关于未来,如何避免出现下一个金逸影视,可能更事关大局。
2017年,在影视IPO集体“过会难”的哀愁当中,金逸影视成为为数不多的过关对象。做为拥有重资产的实体院线品牌,其发展前景有多被看好已经无需言明。但如今,“捉妖金逸”的重点似乎不应该仅仅关注到金逸影视背后的“人祸”,造成“人祸”的往往是“天灾”。
外界已经开始对影院寒冬感觉麻木,经营状况恶劣但却背负着下沉任务,在日复一日的“下行”当中还要面对博纳、华人文化等全产业链巨头的冲击洗牌。但正是在这样的产业拐点期,金逸影视背后的产业的问题才应该更被重视。
集体上游却难“生存”, 但这是院线的唯一生路?
集体上游。
这是下游出现问题后,院线所做出的集体选择。无论是金逸影视还是横店影视、幸福蓝海,诸多院线品牌成为了电影幕后的联合出品方。而在这个过程当中,院线参与度有多高,可能并没有被外界真正重视。
只是电影获得了院线的“背书”,院线依靠电影“释放”压力,看上去是一个“双好结局”。
然而从金逸影视的财报来看,结果显然要比预期“骨感”。2018年,金逸影视参投了《红海行动》《唐人街探案2》《熊出没:变形记》《邪不压正》《西虹市首富》《爱情公寓》《解码游戏》《胖子行动队》《李茶的姑妈》《来电狂响》10部影片。
这10部影片里绝大多数算得上是“头部”,更重要的是超过6部在上映之前被看做是“超级爆款”。对于院线来说,在最开始的时候“押注爆款”是其参与上游的第一守则。
然而,现实是这10部电影里真正符合市场预期甚至超越市场预期的并不多。这就意味着,金逸影视在很大程度上“押错了宝”。但尽管如此,这10部电影还是拿下了近130亿票房,在全年票房的占比中超过了六分之一。
然而2018年金逸影视的影视剧收入仅4499万,占营业收入占比仅为2.24%。10部累计票房近130亿的影片,收入4499万,金逸影视在其中的参与感有多少已经非常明朗。
熟悉电影参投的想必非常清楚,电影前期投资的过程分为数轮。从最开始的操盘者到最大的接盘者,再到后期的码盘以及上映之前寻求联合出品方的“站队者”。
从投资的逻辑来看,金逸影视很有可能是在很后期的情况下进入的项目。即便不是,金逸影视的参投比例也决定了它处于最“外围”的投资方。
事实上,这种投资更多是“挂名”大于“收益”。想要依靠此类参投获得理想收益,过于不现实。但金逸影视,真的是个例吗?
今年,博纳、华人文化等全产业链巨头获得了院线牌照,这些公司最大的优势是自带“上游资源”。对于博纳影业来说,连年的爆款已经让其成为了最优质的内容公司。如今在下游补足“短板”,对于市场占有率来说显得非常重要。
那么,金逸影视在院线端除了物理占有率高于博纳以外,与其相比的优势是什么?
上下游共振,甚至业内人士提出的影片绑定院线,拉长放映周期,无论是对影片还是对影院都是一个最佳选择。但是在现如今,这样的方式更多是理想。
只是影院寻求上游是必经之路,但并非是如今“挂名”意义大于实际收益的操作方式。此前在对比中日两国电影市场当中,发现中国2018年上映的影片总量甚至不及日本2017年的本土影片数量。但事实上中国的荧幕数量是日本的17倍。
未来,中国的银幕数量还会继续上涨,这是趋势。而配合这个趋势的方式,一定离不开内容数量的增加。对于院线来说,如何在内容上激活参与比例和参与数量,似乎已经不仅仅是解决院线经营压力的问题那么简单了。
盲目扩张“苦”, 但不扩张更“苦”
扩张,继续扩张。
这是此前院线发展的最大特征,在市场高速狂奔的“蜜月期”,院线为了寻求竞争优势,只能开始持续下沉的“攻坚战”。但当市场进入到调整期后,不理智的盲目扩张成为了拖累经营的最大负担。
但是去年“4号文件”的出台,明确了影院继续扩张的目标。但很显然,在如今上游“片荒”带来的连锁反应下,影院已经跑不动了。
截止2018年底,金逸影视旗下开业影院390家,银幕2403块。2018年,电影放映业务占据金逸影视总收入的79.04%。
但是单银幕和单影院票房产出下降,是不争的事实。其中的原因,就来自于影院不理性的扩张,导致直接竞争压力增高。而今年,观影人次的下降成为了“压死扩张的稻草”,无片看、无人看的双重矛盾增加了影院的经营风险。
但是对于影院来说,究竟能怎么办呢?一方面,放映业务是院线的主要营收来源,倘若没有物理扩张作为支持,提高单影院和单银幕票房产出更为困难。另一方面,博纳、华人文化等品牌进入市场,对于传统的院线品牌本身就是一种强力冲击,如果在占有率上丧失了优势,那传统的院线品牌还能做什么呢?
根据金逸影视的财报显示,截止2018年底,公司影院储备项目近100家,2019年目标新增影城30家。但事实上,2017年指定的“2018年目标”就未能完成,新增影城数量仅达到了目标的一半。
如今,商城经营形态已经发生了变化,这主要来自于消费方式的更迭。其次,在三四五线城市,观影人次的下降也意味着目标消费群体的减少。这一点,其实在新入局的院线品牌眼里,看的更为透彻。
在去年年底,华人文化院线筹备申请牌照的过程中,在接受采访时负责人就表示UME会从优势地区向周边地区辐射下沉。但从传统的院线品牌下沉逻辑来看,基本上是一二线城市向三四五线城市下沉。
这可能就是懂电影和不懂电影的最大区别。传统的院线品牌绝大多数来自于“房地产”的背景,让其看上去更像是一个“外行”。
非票业务还有戏吗?
一度,非票业务成为了院线的“主攻点”。
在2018年的财报当中,金逸影视表示2018年公司加大了对卖品研发的投入,成立了新的商业零售中心,并积极探索影院泛娱乐计划提升广告收入。
但从实际收入的回报来看,2018年金逸影视的卖品收入为1.59亿,同比下滑了14.64%,毛利率比上年下滑了将近1%,广告服务营业收入相比2017年下滑了36.39%。
事实上,对于绝大多数院线来说,非票收入的定义似乎非常狭窄。但在观影人次出现下滑的情况下,研究卖品销售真的是一个可以赚钱的逻辑吗?
现如今,除了个别影片可以推出衍生品外,绝大多数影片都没有形成后期开发产业链。对于影院来说,尽管在卖品研发上可能会进行大投入,但本质上这个投入的逻辑是站不住脚的。根本原因在于,目前对于后期衍生品的市场需求存在着极大的“伪需求”,一方面是观影人次下降意味着消费人群的减少,另一方面是本事开发依靠的IP并不具备长期价值。
对于非票业务来说,更重要的可能是影院的使用效率上。例如增加其泛娱乐消费的可能性,在音乐剧、音乐节、时尚节展、是内小型主题娱乐活动的场地使用上,都是可以增强影院非票业务的重点。
例如今年新入局的华人文化,就依靠期本身体系里近千场各类演出、演唱会、音乐剧、音乐节、体育赛事、节展、活动等线下娱乐活动,为影院的非票业务提供出口。
原本,非票业务的密集布局来于北美影院成熟化的运作模式。但北美影院非票业务的提升,在于其影片本身的IP价值可以提供源源不断的卖品产业。现如今,北美影院的经营压力似乎一点也不比中国少。
如果放大来看,影院的未来更多是一个泛娱乐线下消费窗口。除了其观影刚需外,增强泛娱乐消费体验才是激活人流量的重要突破路径。
否则,本身影院面临“片荒”和“人荒”,却还在花费高成本研究卖品,这真的能够赚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