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电影网> 行业资讯> 浏览文章

中国电影的“大情绪”时代

2019/5/30 9:26:55点击数(0)已有0人评论 加入收藏

“现在观众口味实在太古怪了,实在搞不懂大家到底喜欢什么类型的影片,似乎口碑的优劣,不一定完全成为一部影片的是否卖座的基础。”

很多影城经理和影业朋友最近和记者反复交流反馈,大家表示现在观众诉求极难把握,所有电影从业者也都在寻找内地电影卖座的元素,但似乎极难用一种模式、一个类型和一个题材囊括。

放眼国内,观众群体其实依旧形成相对固定的格局,卖座影片也会存在一定的“共性”,不止于单纯的娱乐喜剧,更多的“情绪”为中国电影在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战狼2》、《红海行动》、《前任3》、《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后来的我们》……甚至《速度与激情7》、《复仇者联盟4》……

在所有的前提下,中国电影恰好进入到了一个“大情绪”时代。

哭片、主旋律、科幻电影崛起

观众需要情绪化的电影

“《流浪地球》卖座我能理解,但经过了《前任3》之后,《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还能卖座,我就不太理解了,都说港片已死,但《反贪风暴4》还是卖了8个亿,我们的观众到底是咋了?”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

影城朋友的讨论不无道理,观众口味的变化其实也让其他更多的电影从业者迷茫,好口碑的影片未必100%卖座。

仅从近两年一些卖座情况较特殊的影片来看,哭片、新主旋律和科幻电影的快速崛起让大家有点措手不及,毕竟我们一直都喜剧片、青春片和动作片更适应市场。

以往中国的电影的优势在剧情片,早期中国的科幻电影,还是主旋律影片,亦或是一些哭片,更多借鉴到前苏联、德国、朝鲜等国家地区的电影风格,缺乏自己的风格和流派。

在十年浩劫之后,中国和中国电影进入反思,此时此刻所诞生的伤痕文学和电影才算让中国电影有了更多自己的特色,同时伴随第五代导演的崛起,中国电影才有更多机会用商业的方式走入更多观众的视线之中。

近些年,中国电影在市场不断膨胀、观众群体日臻年轻化的基础之上,所制作和拍摄电影的宽度和广度远比早期更多广泛,观众群体的变化也让电影评价产生了更多的声音,这也使得在部分媒体和平台上很多影片所收获的评价割裂感较强。

社会的巨变、城镇的扩张、人员的流动,最终导致的是观众群体层次感变得更加丰富。本质上来看,电影创作本身是极度个性化和私人的产品,但在观众眼中,大家反而会从这种私人产品中更容易找寻到自己,并引起共鸣。

无论是爱情哭片,像《前任》系列和《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还是反映小人物在时代洪流下的《我不是药神》《无名之辈》,或者以牺牲为结局的《红海行动》《流浪地球》等,这些情绪渲染强烈的影片均实现了大卖特卖。

别看很多电影情节距离普通人生活相距甚远,但电影所能够产生的情绪共鸣才是观众所期盼的,现实生活工作学习情感上的压力,通过正常渠道难以释放,电影则会成为一种较好的解压方式,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人越来越喜欢看电影的原因。

引进片大卖也要建立在“共情情绪”之上

让国人融入和消化更重要

很多人都很推崇中国电影和在内地上映的进口片要寻找“共情”,这也的确是目前我们电影所缺乏的,也是一直以来中国电影的短板。

除了大批印度现实题材外,像《复联4》《速激7》这样创造票房纪录的非现实题材进口片,也是通过情怀等手段,调动观众情绪。

年初的《老师·好》、奥斯卡获奖影片《绿皮书》《波西米亚狂想曲》,甚至黎巴嫩影片《何以为家》等,这些影片未必是哭片、也不是传统意义的喜剧片,但总能抓住以部分观众的内心。

客观上来看,可以在电影评分网站和打分平台上获得高分的电影势必是拥有了部分观众的“同情”,但少部分影片未能将口碑转换为票房加持,并不是简简单单因为档期滞后等原因,而且他们缺乏和更多中国观众的融入感。

以往我们会把这部分影片划归到粉丝电影之中,但“皇后乐队”在国内是不存在大量足矣支持票房的年轻粉丝,去过和了解黎巴嫩的中国观众,可能连一万人都没有,因此说这些影片是粉丝给力是不具备说服力的。

这些影片最终能够卖座,超越了自身题材、类型、演员阵容等的限制,除了观众对影片的情绪共鸣之外,他们也做到了更好的融入到普通中国人的生活之中,这一点极为难得,也非常重要。

《绿皮书》和《波西米亚狂想曲》都轻微删节掉部分情节,但这并没有影响到影片在内地的票房表现,反而更大程度上保障了更多内地观众无障碍、无门槛观看电影。

同时对于内地一些“同性恋”,他们自身的认同感是不需要依靠不删减影片中这些内容所获得的,特别是像《波西米亚狂想曲》这样的影片,他所能够带来的震撼性是多于影片的中这些所谓的同性恋情节,观众更多是被人物和情节所感染。

尽管大家对《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和《前任3》中有关伦理三观的讨论一直不绝于耳,也有部分从业者嘲讽此类影片。

但客观上来看,这两部影片她更重要的是她本身所反映的故事是“看起来很荒谬,实际上很理想”的故事,能够放下对于所有经历过“真爱”的观众都非常难得,这其实是能够让观众理解并产生极度共鸣的核心,价值观的批判只存在于公众事件,对于已经形成“共鸣”的电影影响极小。

这样来看,像口碑不错的一些批片并没有形成强烈的更多国人认知感,虽然也有所谓的“共情”,但实际上国人对于这些影片的剧情未能形成好的消化,影片也未能将观众的情绪有效的调动起来,这可能是民族国家和文化上的确存在了核心的差异所导致的。

中国电影“情绪”经济学

其实以我们现在的客观技术能力,拍摄和制作像《比悲伤更悲伤的公司》《何以为家》和人物传记类的《波西米亚狂想曲》并不困难,同样如果认真和舍得投入,《绿皮书》等反应较小群体人物的故事我们也能够制作成功。

这些影片的特点是,虽然他们也需要有完整的电影工业体系来维持,甚至像《绿皮书》的特效成分要多于目前绝大多数的国产奇幻类影片,但这种差距和难度是我们可以抹平和实现的。

能够制作或者参与《战狼2》《红海行动》和《流浪地球》可能是所有现在中国电影人的梦想,但实际上这些影片可能对于制作出品方而言,即便在成功之后也是不敢回想的,毕竟他所消耗的资源、人力和脑力,以及方方面面所涉及到问题会让制作方很后怕。

那么用更有限的资源,去制作“既走心又走肾”的情绪化电影则非常划算,只不过这需要从根本上再次挑战中国电影的制作理念。

就传统而言,中国电影更多是由导演出发,目前虽然逐步转变到制片人中心,但必须要说,想要改变中国电影一直落后的面貌,将编剧的地位提升是燃眉之急。

只有重视和提升编剧的地位,才能让编剧不会迫于时间、绩效等压力,更多编撰能够引发观众共鸣的剧本,摈除以往快销品的概念,让电影产品恢复更多的文化属性,提升剧本的核心凝聚力。

其实在世界范围内,我们大家是公认目前电影的制作费用在逐步提升,宣发费用并没有因为互联网的普及和传统媒体的式微而变得廉价,反而因为其便利性和广泛性变得越来越贵。

在制作费用逐步提高的今天,即便是抱着“以小博大”心理的公司,他们也会发现,这个“小”只不过是相对于“头部大片”的“小”,相比于大部分中小成本电影已经不算廉价,打造一部影片,归根结底,需要在一个固定环节内对影片的投入多做倾斜。

有位影业同仁说过一句话,“一部电影让人笑和哭也许是很容易的,这些都是基本的生理反应,但让观众真正感动则不容易,情绪化的观影体验才能促使他更多去调动其他朋友来观影,这也是自来水效益真正的内涵。”

在当下的内地电影市场上,我们急需《红海行动》《战狼2》和《流浪地球》这样的顶级头部“情绪”大片,同样也拥抱欢迎《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绿皮书》等这类的情绪影片,为不同观众提供更深度的观影体验,这样的市场才会有更长远和深度的发展。



关键字:不止于单纯的娱乐喜剧,更多的“情绪”为中国电影在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上一篇: 《你的名字。》导演新海诚原创动画新作《天气之子》曝光正式预告片,小栗旬、本田翼、倍赏千惠子加盟配音。
下一篇:对于观众,怎样的电影才算得上是“好电影”

网友评论